6/15/2022

◢ 一騎來發_紫南宮99.9K

突然想記錄一條路線,一條已經騎乘八年(參與超過十年)的路線,「一騎來發財,紫南宮環縣99.9k活動」

2013年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是屬於「永不放棄」系列活動之一,也因為紫南宮的關係,離老家與太太娘家很近,因此參加了川業車房的團體報名(依稀記得當時認識川哥不久),當年自行車活動依然處在高峰,很多車友都相當瘋狂,當年川哥還邀請我們半夜從大林川業出發,直接騎到紫南宮,接著參與活動,之後再騎回大林。

從大林到紫南宮,距離說遠不遠,大約45K(需要騎乘約2個小時)但對當年的我來說,並沒有充分練習,因而婉拒川哥的邀請,只有在紫南宮等待各位車友。最終只有薩薩跟川哥兩人從大林出發,而我是把車架上車上,跟Andy一同到現場。活動大約從六點開始,如果慢慢騎6-7個小時絕對可以騎完,一如往常活動當天是個好天氣,當時騎乘速度並不快,因此接近中午時分太陽相當曬,對慢慢騎的車手來說也是個挑戰。原本計劃騎回大林的薩薩跟川哥,最終也被太陽打敗,好在我當時的攜車架,可以頂上四台車,才讓大夥可以悠閒地享受完福哥桶仔雞後再慢慢回大林。

*桶仔雞是竹山相當出名的菜色之一

活動完騎後,除了獎牌、證書之外,紫南宮廟方會準備 “錢母” 給大家獻上祝福。紫南宮的錢母除了參與活動外,也可每年初一到廟前排隊,或是到廟旁的捐血車捐血,雖然意義不同,但自我挑戰,也是個值得鼓勵的活動,因此接下來幾年「蒐集錢母」,變成了一種信仰。

*後來「錢母」改成只要報名就有提供,完賽則是提供一個能夠與錢母結合的獎牌。

除了錢母之外,這場活動也變成我與大林車友每年碰面的機會之一,相信我會持續參與。

▲201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▲2014

▲2016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▲2017

▲201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▲2020

▲202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▲2022


當然活動的天氣是無法避免的,十年來我缺席了兩年,分別是2015與2019年。
2015年當時因為工作的關係,我與以色列的外籍工程師在高雄路竹安裝設備,雖然這個技術設備也在去年確認要暫停了。有點可惜。
2019年當天我已經到活動現場,但出發時雨勢相當大,可以用傾盆大雨來形容,因為路線後半段有許多的下坡路段,為了自身及騎乘安全,川哥、紳宏與我決定撤退。

也相當慶幸2021及2022年,沒有因為疫情而暫停舉。而我也因此減重成功。回顧以前的照片,還真的很難相信 :)

給未來要參與此或動的車友一些建議:

  • 這個活動是挑戰賽,沒有時間壓力,只要對單車有熱誠都可以,最好還是有一點點的單車基礎啦。(2018年還遇到馬前總統也完騎呢)
  • 活動補給也算相當完善,當然也可以自己補給(路上也不少便利商店與加油站)

路線分析:

  • 起點-20K:算是暖身段,沿路緩降,相當好騎。
  • 20K-40K:出草屯市區後,一路非常緩慢的上升(坡度約1-2%,應該游刃有餘);40K有補給站
  • 40K-60K:坡度也是一路緩慢上升(坡度約1-2%),但經過前20K的洗禮,稍微會耗費多一些體力。
  • 60K-65K:整個活動最陡的路段(平均坡度約5%),63K處有水站。如果太陽很大,這一段的確蠻辛苦的。
  • 65K-84K:這段路非常好騎,沿路是平路與下坡,暢遊在車程路段的山林間,非常舒服。但千萬別錯過79K的補給站(位於涵洞過後,速度快很容易錯過),一定要來一杯清涼的仙草冰,絕對消暑,也為了下一段路補充體力。
  • 84K-終點:過了水里市區,聞到市場內的美食香氣,肯定餓到不行。接著往集集這段平路,絕對要跟好列車,如果跟不上,要獨推的話,要先耐住太陽的威力以及風向的考驗。到達終點後,所有的努力都是直得的。(Ps. 過了集集攔沙壩後,會轉往產業道路,這段路要相當注意安全。)


11/04/2021

◢ 關於減重歷程

不論哪一個時間點,#減重 #減肥 一直都是很夯的話題之一,尤其是在女性朋友之間。

但我呢?記得從國中開始就不是一個瘦子,但也沒有特別的肥胖;一直到五專的時候,因為又瘦了,因為有點軍事化教育的管理,後來又加入游泳隊的訓練行列,所以體格上一直是肉肉的的樣態;第一次覺得體重直線上升是在大學的時候,尤其是沒有繼續持續泳訓(學校沒有游泳池)所以運動量大幅下滑,也沒有特別節制飲食(泳訓那時把食量都變大了,住的地方又鄰近中原夜市),所以不知不覺體重開始向上攀升。到研究所之後,體重也沒什麼大變化,要畢業時因為兵役問題,要透過增重把自己晉升到乙種體位,因此跟幾個同學口無遮攔,甚至喝起冰淇淋當宵夜,想當然耳體重直逼三位數;後來進入職場,體重雖有下降,但所需的應酬不少,而且喝酒在所難免,再加上仍舊沒有太多的運動,所以體重在2017年時最高曾經來到105kg

看著自己體重默默地增加,在2008年的時候開始培養單車運動,趁著週末假日跟朋友出去騎上一天的單車,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減重效果,因為當時秉持著只要有運動就可以瘦的信念,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忌口,但直到今年才發現這是完全錯誤的。

除此之外,我也嘗試過許多的減肥產品,最早從吃的_諾美婷開始,但那時都沒有特別積極,尤其是我天真的以為只要有減肥產品,吃喝都不需要忌口,結果都是短期有減重效果,但停藥後卻換來復胖的逆襲。後來又接續試過日夜崩塑錠,也是一樣的結果。

後來又接觸車友經銷的一個產品_養森,是一個中藥外用的需加熱的敷包,但是要配合的限制也很多,當然又是沒有很積極地使用,但說也神奇只有外敷,也能達到減重的效果;當然沒有再繼續敷的有時後,體重也都在還回去了。


試過這麼多產品後,雖然有很多人成功的經驗,但都半還需配合飲食的控制,所以有時候都不知道是飲食節制是造成體重降低的原因還是這藥品?當然比較積極的手段還是要回歸到飲食控制。


最後最後,是一直到2019 年的年底,車隊舉辦的尾牙宴,酒過三巡之後,大家都high 過了頭,我也變成被霸凌的對象,居然趁我就醉的時候邀我參加 113的鐵人三項比賽。(報...報...報...)

但當時的體重,真的無法負荷10K的路跑。有減重經驗的車友建議我要戒去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讓體重下降,因此我也開始嘗試的不吃飯(本來就愛吃白飯)、麵、麵包等等。但往往早餐還是選擇了麵包、三明治、中式飯糰等等;中餐外食的時候,在自助餐還是不自覺得點了炸雞腿,或是來一碗大碗的麻醬麵。雖然運動還是持續。但體重就一直在94~96之間停滯了。


*我也算是麵包控,真的超難戒

*以為自助餐不吃飯就可以瘦,但份量還是太多了


是否也應該感謝今年五月中的疫情,造成台灣CDC發布三級警戒,讓我居家上班、餐廳禁止內用等等,因此就開始堅定地去碳水與低醣的飲食,早餐就是燕麥,加上沖泡奶粉或來一點水果;中午大多是7-11 的雞胸肉+沙拉搭配和風醬在加上兩顆溏心蛋;或是從家裡帶便當(以雞胸肉+青菜為主),運動部分也與車友在線上約騎,結果竟意外地達到減重效果,大約3個月一共減去了6kg。減出心得的我,在8/12開始實施168的間歇性斷食,把早餐去除後,兩個月又將體重減了8kg. 目前體重維持在80kg, 預計可以在減低5kg後,保持在75kg。


一直以來喜歡運動的我,對於任何運動都不排斥,但對於美食總無法克制,也認為多吃的美食就靠運動把熱量消除,但是往往運動的量遠不足以把吃下去的熱量消除,且又沒有選擇性地吃,讓支費長時間累積在身上,這次真的要好好的把體重維持下去,也管住自己的嘴。


也許是我工作性質的關係,出差需要喝酒聚餐應酬,但是不是可以再透過這幾個月來對於飲食的認知,挑對的食物吃,也讓我把體重繼續維持。因為有一位客戶也是實施低碳低糖的減重,整整鏟肉40kg, 讓我驚訝不已,他也提醒我,不能完全沒有碳水化合物,這樣無法促使身體代謝蛋白質,而造成腎臟的負擔。因此在十月下旬開始恢復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但還是以原型食物為主,另外希望也開始實施力量訓練,強化身體的肌肉。


End, 

Nov., 2021

3/30/2021

◢ Nike 慢跑鞋紀念與網購

一直以來我的腳表較寬楦,所以都是穿NIKE的鞋為主,從學生時代喜歡穿的籃球鞋,一直到後來,但不常運動之後就改穿休閒一點的鞋子,幾年前慢慢喜歡慢跑之後,開始穿慢跑鞋。一直到現在總覺得慢跑鞋非常好穿,應該回不去了。

第一雙Nike慢跑鞋是2017 Nike Free RN Flyknit, 這雙鞋很好穿,因為是編織鞋,非常貼合腳的形狀,後來就愛上了這個款式,但有個小小的缺點,鞋底偏滑,且容易濕(雨天不適合),一直到現在都還捨不得丟棄。

要說起第一雙從網路訂購的Nike的鞋是在2018年的10月,當初起源是這樣的,是想找一雙全黑的跑鞋(連橡膠底也要黑的,大多都是白底的),除了慢跑可以穿之外,工作之餘也很好搭。但是在一般訪間要找這樣的鞋子可能需要逛好幾間店才有辦法,於是我第一次嘗試網路購鞋。

Nike的鞋只要大概知道自己的尺寸,總不會差距太大,但不同的款式總還是會有一些小小的差距。所以第一次購買也是相當忐忑。

其實網路上全黑的選項也沒有很多,看來看去就那幾款。挑了一雙比較順眼的款式 Nike Epic React Flyknit 1 當我收到鞋的時候也沒太多想法,只知道鞋子是從新加坡寄出來的。跟我預期的也沒差太多,這個款式稍微偏小一點,雖然穿得下去,但是得配合較薄的襪子。這雙鞋也非常透氣,但也有缺點,如鞋底磨損很快(所以不太敢穿),且很滑(是不是慢跑鞋都很滑?),在今年年初一個工作的現場被鋅噴到,鞋面編織的不很立馬燒了一個大洞,連襪子也破洞了。(已報廢)

有了一次網購的經驗,在去年2020年想再為自己添購鞋子,於是又上網找找,一直想再找一雙 Free 系列的編織鞋,蛋的以經找不到了,只看到最類似款的 Nike Free RN 5.0 ,的確也是一雙好鞋,當然也手滑,買了另一個款式的休閒鞋 Nike React Vision,但這礙於之前訂購鞋子偏小的經驗,這雙休閒鞋硬是多買了半號.(結果真的就是多了那半號,只能配厚襪子)而 Nike Free RN 5.0 因為是運動要穿的,就維持原來的尺寸(剛剛好)

再來上週是第三次買鞋的經驗,想說慢跑鞋都沒有自己喜歡的款式,而且也沒有之前 FREE的編織鞋款,所以參考了一個訓練鞋款 Nike Free Metcon 3,收到貨之後,今天第一次是穿,真的有差,訓練鞋款的重量偏重(跑來稍微吃力,但也好就是訓練!),且鞋底也偏厚(應該可以解決太滑的問題吧),應該也不會有磨損太快的問題!

此篇好好紀錄一下,網路購鞋的經驗

#1. Nike Free Metcon 3
Summit White 這個牌讓我覺得很像芋頭紫

#2.  Nike Free Metcon 3

#3. 愛不釋手的 2017 Nike Free RN Flyknit 

#4. Nike Free RN 5.0
雖然也很好穿,但沒有編織鞋那種包覆感

#5. 已經報廢的 Nike Epic React Flyknit 1 
其實裡頭,最不喜歡穿的就是這雙,所以也跟 React系列絕緣了


10/18/2020

◢ leuchtturm1917 週曆手札

又到了年尾的秋冬時節,每個文具用品店也紛紛推出了各式各樣的行事曆。手機也有內建各式各樣不同記事功能APP有好多包括行事曆、備忘錄等等;但有時候還是喜歡手寫的溫度。在此紀錄開始使用的契機。

其實在專科時代就有在使用手札的習慣,就當作日記一般紀錄雜事,及安排事情以及與朋友之間的約定事項。開始工作之後嚐試變換使用桌曆(廠商贈送)與配合記事本,但似乎有點不太方便也不怎麼連貫;因此才開始轉換使用帶有日期的手札,但月曆手札又太少紀錄的地方、日曆手札又太厚,選來選去發現週曆式手札最適合我的使用習慣。 

使用週曆手札已經好幾個年頭了,嘗試過A4、A5尺寸的週曆,後來發現好像太大了隨身攜帶不怎麼方便,另外空間也蠻多的沒有填滿又覺得浪費,後來選用A6的口袋型週曆剛剛好可以隨身攜、放在包包也不佔空間、又可以隨時安排公事專案的進度,再搭配上日期及週數,真的很方便。

也許週數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是很重要,但特殊行業(如船運)以及歐美廠家習慣以週數來安排事情,也因為一般人不這麼重視週數,所以很多手札的週數往往不是這麼精準,大概會差個1~2 週,但2週就已經高達14天的差距了。為了與國外接軌,2016某天在誠品時看見德國品牌Leuchtturm1917的週曆手札還蠻精美的還有不同顏色的表面可以選擇,不知不覺就一直使用,連續使用了三年,但週曆手札這類型的產品,是據有時效性的,因此對銷售商來說會有庫存的壓力,另外競爭者也不少,因此在2018年尾時要再買的時候發現找不到leuchtturm1917的A6週曆手札,但展台上正推廣著另一個義大利品牌Moleskine,其實在2015年的時候就使用過Moleskine的A5週曆手札,覺得也還可以用也符合我的需求,所以就選用了Moleskine 軟皮的A6週曆手札試試看,同年2019年年尾依舊找不到2020 leuchtturm1917的A6週曆手札,因此繼續使用Moleskine 硬皮的A6週曆手札,雖然軟題的質感很像皮革,但手拿書寫時不是很順手,因此又換回硬皮的。這兩年使用Moleskine的感覺雖然不錯,但我覺得仍有些方不及leuchtturm1917的設計,剛好前幾天上網看看,發現誠品網站上又有販售leuchtturm1917的A6週曆手札,立馬滑了2021年式。 

Moleskine與leuchtturm1917的A6週曆手札差異: 

  • leuchtturm1917的長度比Moleskine高約1公分,寬度、厚度大約相同 
  • leuchtturm1917分頁書籤有兩條;Moleskine只有一條 
  • leuchtturm1917的月曆功能是直式的;Moleskine是格狀的 
  • leuchtturm1917尾頁的預留頁是空白的;Moleskine是條狀的 
  • 內頁的紙質差不多,leuchtturm1917的紙偏白;Moleskine的紙偏黃 
  • 封底都有個小口袋,leuchtturm1917的口袋側邊是白色;Moleskine則與封皮同色 
  • leuchtturm1917會將年份印在邊條上;Moleskine則無 

 如果你寫喜歡手札,給您參考 
 另外還喜歡手札的一個重點,清楚的紀錄每個國家的節日

2016~2021 左至右
紅色為 2019 Moleskine 軟皮的A6週曆手札
湖水綠為 2020 Moleskine 硬皮的A6週曆手札

5/11/2020

◢ 回顧東眼山

東眼山也是一條北部知名的練車道路,離台北的車友稍遠一點的距離,但也還可以接受的範圍。要到東眼山主要有兩條路,一條是台7往北橫方向可以接到東眼山,另一條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北113。

其實北113還蠻像陽明山巴拉卡的;北113從東眼橋-東眼山門口一共12公里,爬升約700公尺;巴拉卡大約10公里,爬升600公尺,而且STRAVA的平均坡度居然是相同的6%,但是我個人覺得還是東眼山比較難一點點,因為東眼山前半段是比較沒有樹蔭遮蔽的,所以夏天又大太陽的話是非常曬唷。

2020/05/09
其實今天是要來看看臘腸狗如何爬上東眼山的,起因於板騎約了8/2的武嶺團,而公子哥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想要騎協力車上武嶺,可能登山車、公路車、小摺都試過了,所以想挑戰協力車;而協力車就會想到Ben哥的臘腸狗,所以今天是來特訓的。

#20200509 不可思議的協力車登頂成功

5/03/2020

200503 ◢ 回憶日月潭 150K

如同前幾篇文章所提到的原因,疫情的因素讓出差應酬減少了許多,也讓我的體能又恢復了不少,所以打鐵趁熱想把之前的喜愛得長距離路線都在挑戰一次。
第一趟_日月潭 2008/09/13
第二趟_殘念台21 2016/02/11

日月潭是大家耳熟能響的一個地名,我想只要是在台灣的居民應該都有去過,尤其是鄰近的九族文化村更是中小學畢旅必去的景點之一。前幾年更因陸客來台旅遊,造成日月潭爆紅,每到假日必定是人車鼎沸,塞車更不在話下。

因為長距離的騎乘,所以也在四月中旬跟紳宏預約了這趟的旅程。他本身也沒騎過這個路線所以也一口答應了。這次預計的路線與前兩次稍有不同,最大的差異在於是不經過竹山到集集,而是走二水、名間到集集;有幾個原因
  1. 可以避開假日紫南宮的車潮
  2. 名間往集集的綠色隧道很舒服 (感謝阿毛之前帶路
  3. 距離也稍稍短了一些
大埤 - 斗南 - 斗六 - 林內 - 二水 - 名間 - 集集 -水里 -日月潭
休息點安排 水里小七、日月潭星巴克(也是終點

出發前兩天問問可桓要不要同行,但他考慮時間及強度因素,只願意與我們一起到集集後自行折返。也就這樣促成了我的『回憶日月潭』行程。

其實這段路,對我來說並不陌生,集集之前,去年才與阿毛等人騎過一次,是個微上坡的路線,只是距離稍長,單趟幾乎要50K了,而後段水里到日月潭,我也有心理準備大概10K要爬升800M左右,也就是一個巴拉卡的強度,如果不拼速度,慢慢騎是還可以接受的。(只是前段50K再加上集集-水里的距離,需要把體力調配好。)

到集集後稍作休息拍照,感覺一切都還很不錯,也許是太興奮的關係。剛好也遇到好大一團從台中到集集的車隊,得知我們要去日月潭後,也提醒我們要調配體力不簡單唷。

#1. 天氣晴也才能拍出這麼假掰的照片

4/28/2020

◢ 回顧羅馬公路 200428_持續更新

羅馬公路是條貫穿桃園羅浮與新竹馬武督的一條公路_縣道118

羅馬公路是條美麗的道路,沿途都有樹蔭,不用擔心太陽的荼毒

羅馬公路是條俯瞰石門水庫的道路

羅馬公路是條上上下下的丘陵道路

每年都有舉辦 詩情畫意羅馬公路挑戰賽

印象中只有騎過三趟羅馬公路

最近一趟是2020 / 04 / 26
最近肺炎疫情的關係,趁著滿滿的能量,決定再次挑戰羅馬公路
這次是自己獨推整趟,騎乘 2019 BASSO DIAMANTE SV + 2018 Corima S+47

#4. 有色差的招牌屹立不搖,旁邊有多了小告示牌
不知何時水溝也加了蓋

#5. Basso Diamante SV. 

#6. 整個路線圖。從家裡來回一共130K 

天曉得下次何時還會來探望這美麗的羅馬公路。